今天是:

首页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科研抗疫,老专家在行动

发布日期:2020-03-13    点击: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牵动着亿万中国人民的心新冠肺炎,也牵动着老一辈科研工作者们的心。

81岁高龄的中科院院士姚建铨教授,是河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客座教授。疫情发生后,他每天4点起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那台很旧的笔记本电脑,关注疫情的发展,并思索着作为科研人能做点什么。对他而言,时间比黄金宝贵。

疫情的每一个拐点,他都会给身边的学生、年轻老师打电话,聊一聊疫情的情况,心平气和地询问最近的新闻和社会状况,更重要的,他总是带着年轻人思考“光学的方法是否能为检测做点什么?怎么利用专业技术迎接新出现的大健康流行病的挑战?”

疫情来临的时候,科研工作者们迅速动作起来,冲在最前沿的,也有这些老一辈科学家的身影。联系医生、亲自写稿子、给团队布置任务、找社会资源。想到一个问题,姚老师抓起电话就联系,无论对方是著名专家还是一名普通的职员或学生。他给身处抗疫一线的李兰娟院士打电话,提供一种完全不同的思路;动员身边的一切资源,开展数据检测。

激光杀灭病毒、光谱检测、基因测试、二次谐波查找病毒、DNA、核酸、细胞、RHA。。。。。。这些跨界名词对很多年轻的科研人员都是一头雾水,他却不断地查找资料,从头学习。虽然是一名院士,却像一个小学生一样学习那些没有接触过的知识,只为找到解决办法。在他的带动下河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的年轻人们也行动了起来。

由于致病菌的不同,肺炎常常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临床表现有一定的差异但是较难对肺炎类型进行区分,核酸等常规检测手段准确率不高、X线影像检测时间太长且无法做到及时诊断。姚老师组织河北大学的老师们查阅资料不断探讨,发现分子代谢组学方法能较好的进行肺炎致病分子的检测,通过患者体液及呼吸代谢物可以实现即时、无损、快速检测。他提出的“物理光学谐波成像和光谱检测结合”的检测方法,让资深医生都感觉兴奋不已。

他带领的河北大学老师团队针对肺炎检测新方法向科技部提出了重大研发需求建议,并已组织科研团队启动了可行性研究和预研工作。

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让我们的科研人员都以老一辈科研工作者为榜样,勇挑重担、敢于担当,把论文写在疫情第一线,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之中。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让我们携手努力,迎接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