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教学工作

招生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招生工作 >> 正文

河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21年本科招生

发布日期:2021-05-28    点击:

学院简介

河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始建于1970年11月,原名为河北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1998年更名为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经过五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现为河北大学最大的工科学院。

学院设有四系一中心:通信与电子信息工程系、电子科学与技术系、自动化系、智能医学工程系和实验中心。现有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集成电路工程3个专业方向的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五个本科专业;2021年智能医学工程被教育部批准为2020年度新增备案本科专业。

学院现有在籍学生2001名,其中本科生1655名,研究生346名。现有教职员工106人(专任教师9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57人,在读博士8人,具有高级职称63人,硕士生导师36人,博士生导师5人。截止目前为止我院教师1人获青年长江学者称号;2人获得第十四届河北省青年科技奖;1人获得河北省青年五四奖章;2人获河北省杰出青年;1人获得河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人获得河北省特殊津贴专家;1人获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一层次、1人获二层次;1人荣获宝钢教育奖;2人获批河北省教学名师;2人获河北省百人计划创新才项目;双聘姚建铨院士为我院学科带头人。

学院以服务京津冀及雄安新区经济发展为办学定位,以5G、互联网、智能制造、新能源、集成电路和智慧健康为特色,以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引领,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教育(OBE)”、“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通”、“校企业同育人”等为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2013年自动化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4年通信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2015年在已有的省级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省级电气信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基础上,以支撑多专业行业背景的“光伏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国家级中心。2016年厚德创客空间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构建具有地方综合性大学特色的电子类专业人才“认证+融通+协同”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获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7年通信工程、自动化两个专业双双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标志着两个专业的质量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阵”。2018年与大唐移动共建河北省高等学校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2019年通信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0年获批国家级新工科项目1项,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门。2020年自动化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建有多个科研平台,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升。学院现有三个省级科研平台:河北省数字医疗工程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机器视觉工程研究中心、河北省第一批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016年至今,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获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12项,其中2人获得河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批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3项。共承担35项横向课题,经费达717.95万元。共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106篇被三大检索(SCI,EI,CPCIS)收录。获授权发明专利31项。获批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北省青年科技奖2项。2020年,我院立项国家级课题4项、军委科技委创新专项1项、省部级课题5项、厅级课题4项等共计14项指令性科研课题,批准经费446万元。我院教师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被SCI、EI、CPCIS检索300余篇,出版教材、学术专著40余部。刘秀玲教授团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资助经费258万元,该项目填补了学校国家基金该类项目立项空白。我院为河北同光晶体公司研发了SiC生长高温炉自动化控制系统,已经交付使用,填补了行业的空白。

学院重视科学研究成果服务经济建设,尤其是在“高速数据通信”、“数字医疗”方面应用成果丰硕。“CCSDS协议研究”、“万兆网协议转换单元研究”、“数据接入单元”等项目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54所等单位签订研发协议,研发成果极大地提高了通信效率,已用于我军电子情报搜集舰;完成卫星通信协议与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的高速双向转换,具有多种卫星通信协议转换能力。智慧医疗学科团队致力于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应用到数字医学领域,研究和开发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集用户管理、云存储、智能分析等服务于一体疾病监测、诊断新技术和医疗辅助系统。该团队开发了综合健康管理平台,集检前预约、智能导诊、体检流程管理、智能分析等功能于一体体检系统。该系统已经在北京团结湖社区、河北大学体检中心、保定中医院和雄安新区等多家医院成功应用,服务100多万人次。该团队被河北省政府授予“最受关注的科技创新团队”。

以学生为本,注重素质教育。近五年,我院学生在各类学生科技竞赛中累计获国家级奖励25项,省级奖励80余项;创新创业项目获国家级立项11项、省级13项,其中获国家级创新项目结项优秀奖1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EI检索论文3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身份获专利6项。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7%以上,2019年本科生就业率达100%。

加大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学院知名度。近五年来派遣10余名专业教师到英国、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学位攻读和国际科研项目合作。 邀请美国范德堡大学、加拿大西部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Openwords公司、法国巴黎第六大学等30余人次专家学者来校(院)开展学术交流活动。2020年,与法国波尔多大学ESTIA工程师学院签署合作协议,以3+1+2模式联合培养工程师人才,同年开设第一期法语班;与马来西亚彭亨大学开展师生互上课程等交流活动,启用首次“自动化专业留学生班”线上授课。

学院坚持“服务经济社会、服务学科建设、服务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主导,促进科研水平再上新台阶,进一步做好教学质量提升工作,建立适合社会需求的国际化工程师培养模式,打造结构合理、具备领军人物的强有力师资队伍,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努力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扩大社会服务影响面,树立争优意识和特色意识,立足河北大学“部省合建”新平台,抓住京津冀一体化和雄安新区建设发展契机,将学院建设为特色鲜明的一流工科学院。

专业介绍

通信工程专业

专业代码:080703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通信工程专业面向全国,针对京津冀通信、信息与电子技术及其相关领域,聚焦物联网、智慧通信、人工智能和智能信息处理,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和较高文化素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能够适应智慧经济时代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国际视野、团队合作精神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观,具有坚实的通信、信息与电子技术理论基础,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意识和工程素质,能在物联网、智慧通信、人工智能和智能信息处理等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系统研发与设备制造、教学或管理工作的多元化复合型人才。

专业特色:

通信工程专业前身为始建于1970年的无线电电子学专业,1997年更名为通信工程专业。现有通信工程本科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二级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士学位点是河北省第一个通信硕士点,批准时间1998年)和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方向的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点授权点。通信工程专业于2009年被河北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优势特色专业,于2014年和2018年两次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达到《华盛顿协议》各成员国间学位互认标准,并于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作为核心任务,坚持立德树人,着力突出专业的特色,针对新经济的发展及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对通信与电子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需求,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以综合性大学优势塑造学生综合素质,以协同育人模式打造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实现学科之间知识交叉和相互促进、工程思维与人文精神交融碰撞,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三大教育理念,培养具备创新实践意识、团队合作精神、组织管理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能持续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和社会环境需求、具有解决通信、信息和电子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技术人才。

师资队伍:

本系现有专任教师3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8人,高级工程师2人,博士14人,在读博士3人。目前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2人。研究领域覆盖计算机视觉与多维信号处理、高速数据通信、网络通信、无线通信、大数据及智能信息处理、信号检测与信息安全等学术领域。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治学严谨,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的基础理论水平、较强的科研能力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在国际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100余篇。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十余项,与其他科研单位或企事业单位的合作项目多项,省部级科研奖励4项。

毕业前景: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内容涵盖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构成了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和信息传输的整个过程。本专业考研率高,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就业去向主要包含电子产品的系统设计与开发、信息的智能处理、信息的高效传输。具体的岗位主要为:电子产品硬件开发/测试工程师、电子系统架构设计师、嵌入式系统硬件/软件设计工程师(Linux/单片机/FPGA/DSP等)、人工智能研发工程师、深度学习算法工程师、自然语言/数字图像处理工程师、物联网技术工程师、有线通信网/移动无线通信网技术工程师、无线/射频通信工程师、互联网软件开发工程师等。就业单位如华为、中兴、大唐等通信设备研发企业和科研院所,移动、电信、联通和广电四大通信运营商,百度、腾讯、阿里等互联网企业以及其他电子信息产品研发与生产企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专业代码:080601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培养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基础、外语综合能力和坚实的电气理论基础知识,能够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从事电气工程、电力系统自动化和电气智能化等领域的设计、施工、技术管理、科研开发等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学生学习电路理论、电磁场理论、电力系统分析、自动控制理论、电机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较好的工程实践基本训练。

专业特色:

本专业与电气设备制造企业、科研院所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办学,并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为学生做实践课程指导,不断深化产教融合。组织学生参加电子设计、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智能车等竞赛,获得众多奖项,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拥有电机原理、继电保护、计算机控制、过程控制、风光互补发电、电力电子等专业实验室,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河北大学—罗克韦尔自动化”实习基地。依托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河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电子信息教育创新高地、国家级众创空间等平台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

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9人。专任教师中有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霍英东青年高校教师奖1人,河北省教指委委员1人,聘请10余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校外导师。专业教师本着科学的教学理念,坚持学理论与实践性并重的原则,带领学生在专业领域中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

毕业前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保研院校质量优秀,包含中国科学院、华北电力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知名院校;本专业就业质量和就业率高,学生毕业后可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电力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等方面的研究、设计、生产和管理等岗位。

自动化专业

专业代码:080801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理论、自动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自动化、智能制造、及其相关单位从事研究、设计、生产、维护、管理等工作的自动化学科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专业特色:

河北大学自动化专业始建于1992年,2000年和2005年分获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9年获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0年获批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达到《华盛顿协议》各成员国间学位互认标准,标志着河北大学自动化专业进入工程教育“全球第一方阵”,2020年自动化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模式探索,实施创新教育,每年组建“自动化卓越工程师班”实施小班授课,2018年“自动化卓越工程师计划项目”通过教育部验收。为全面开展我系同国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在校学生的国际化经历,与法国波尔多大学ESTIA工学院签署联合培养协议,从2020年开始遴选组建“中法3+1+2联合培养班”。

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4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4人,在读博士4人。专任教师中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河北省教学名师2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霍英东青年高校教师奖1人,河北省教指委委员1人,聘请10余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校外导师。

毕业前景:

本专业考研率高,毕业生前景广阔。据统计,就业去向主要有自动化设备企业、嵌入式软件开发(Linux/单片机/ARM/FPGA/DSP…)、程序员、系统集成工程师、互联网软件开发工程师、系统工程师、大学及科研院所等。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专业代码:080702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良好工程素质,掌握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科研素养、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专业表达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适应持续的职业发展,能够在芯片设计、电路与系统和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等领域胜任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和管理工作的工程人才。

专业特色:

河北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始建于1970年,设有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和电子信息(集成电路工程专业方向)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目前拥有国家级光伏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河北省类脑神经器件与系统重点实验室、河北省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北省电子信息教育创新高地和河北省电气信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集成电路工艺实验室、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河北大学—芯愿景”集成电路反向分析实习基地、“河北大学—芯动能”集成电路实习基地等教学平台。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20年被评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不断优化教学体系和管理模式,全面实施“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国际工程教育理念,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模式探索,实施创新教育。本科生多次获全国大学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互联网+大赛省级一等奖、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等;本科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

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2人,讲师3人,博士15人,在读博士1人。拥有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1名,省级人才计划入选者3名,省青年五四奖章1人、获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省优秀教师获得者1人。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类脑器件与系统、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领域。近年来,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三十余项,科研经费达1000余万元。基于忆阻器的类脑芯片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在Nature Comm.、Advanced Materials等权威期刊上发表多篇有影响力的论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4篇。

毕业前景:

学生就业去向主要涉及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半导体材料与器件高新技术科技产业公司、电子信息类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学生毕业后可报考与电子科学与技术、电路与系统、微电子技术和集成电路等领域相关的研究生。

智能医学工程专业

专业代码:101011T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智能医学工程是医、理、工高度交叉的学科,面向“健康中国2030”的国家重大需求,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人文关怀意识的复合型卓越人才。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系统的计算机软硬件、智能医学、电子信息工程相关知识,能在医学相关研究院所、高校、人工智能以及智能医疗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中从事智能医学仪器研发、智能医学系统搭建、智能医学数据挖掘等科研或管理、服务、教育等工作,或在医学、生物学领域从事精准医疗、智能手术、智能康复、智能检验、智能医学影像处理、远程医疗等相关工作。

专业特色:

跨入21世纪以来,随着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以及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轮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新兴科技与医疗相关行业结合日趋紧密,深刻的改变着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理念和模式,不断推动医学学科的进步与发展,现代医学模式正逐步由基本的“生物医学”阶段向更高层次的“智能医学”阶段过渡。“智能医学”凝聚了信息化技术与基础医学的新成果,正在成为创新驱动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先导力量,呈现出美好的前景和无限的潜力。

智能医学是指以现代自然科学理论为基础,应用先进的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生物学及其他自然科学方法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是新兴医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可通过智能化的方式解决医学问题,将与医疗卫生服务相关的人员、信息、设备、资源连接起来并深入探究其系统规律,以保证人们获得更佳的预防、诊断、治疗与康复方面的医疗服务。智能医学以患者为中心,以信息为纽带,重点关注智慧医院、区域医疗中心、家庭自助健康监护三级健康服务网络中的医学现象、医学问题和医疗模式,十分契合我国目前医疗资源尚短缺、地区发展极不均衡、老龄化日趋严重的现状,随着医疗机器人、医学健康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智能医学必将向更深的层次发展。而驱动其向纵深发展的动力,是由各级医学应用层面所产生的海量医学数据。对这些数据的挖掘和智能化应用,才能实现智慧医疗的终极目标,即部分甚至完全取代人力,完成疾病的智能诊断和精准治疗,形成人机协作互补的新型医疗体系。按照这一思路,“智能医学”涵盖了生物医学信息的智能化获取、分析和应用等诸多方面,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

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7人(医学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5人,专任实验师5人。专任教师中有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1人,河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河北省百名优秀创新人才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河北省机器学习学会副理事长1人。目前在生物医学影像智能分析、生物医学信号智能分析、组织工程与神经工程等方向已有若干颇具影响力的成果。

毕业前景:

本专业就业面广,近五年平均就业率99%,主要去向为研究机构,医院影像、医疗设备、临床工程、信息中心等相关科室,医疗器械相关企业、事业单位,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等。毕业生工作去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1、国内双一流大学继续研究深造;2、医疗器械企业,到医疗仪器企业做研发、销售、维修;3、智能医学工程专业所学知识面广,包括很多电子计算机方面的课程,一部分毕业生进入此类企业工作;4、报考相关方向的公务员。